离婚后,那些上过我的男人_长空唯静,雪山已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长空唯静,雪山已远。 (第1/2页)

    

长空唯静,雪山已远。



    营地里宿营的游客很多,一百多人,世界各地的面孔,稀里哗啦的外语,闹闹哄哄的,有些烦。

    于是,我一个人走向远处,静静的坐在石头上,穿上暖暖的外套,手心捧着热热的咖啡,欣赏即将日落的景色。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乞力马扎罗山的日落,天地之间都呈现出深深的黄红色,更增一片秋意阑珊之感。天边,那一轮新月,似乎也隐约可现。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想来,李白当年的心境和我是很相似的。

    他是“对影成三人”,而我“影徒随我身”,但我们共同的追求是“行乐须及春”。

    身在异地,戍客他乡,我竟然想家了,颇为思念两个孩子。想来,等孩子大了,我一定要让两个孩子登上乞力马扎罗山。体验一览众山小,感受山高人为峰。

    这时候,乔治过来,问道:“夫人,你在看什么?”

    我看了看乔治,说:“坐下,和我一起看日落吧。”

    乔治道:“日落每天都会发生的,有什么好看的?”

    我说:“你坐下看看吧,也许只是人生的最后一次日落。”

    这时,吉姆也走了过来,问道:“看什么呢?”

    乔治道:“吉姆,坐下,看看最后一次日落。”

    我忙说:“别误会,是今天的最后一次日落。”

    吉姆坐下,说:“日落之后,就是日出。每一次的日落,就意味着下一次的日出。”

    乔治不解的问道:“日落怎么又是日出呢?”

    乔治的憨,总是大煞风景。我说:“乔治,你打个倒立看日出,你就明白的。”

    乔治的身体柔韧性很好,真就打个倒立。我问他:“乔治,你现在看到的是日落还是日出?”

    乔治道:“像是日出。”

    我说:“这就对了,所以日落就是日出。”

    一旁的吉姆看到,哈哈大笑。

    这时,挑夫喊我们回去吃饭,我这才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最后的日落,它是如此的空旷、静谧、安详。

    长空唯静,雪山已远。云天一色,落日无痕。

    回到帐篷,先到移动帐篷里方便、洗漱,然后来吃饭。环境不错,餐厅居然在帐篷里,面包、香肠、炒饭、rou汤,很是丰盛的。

    走了多半天,大家都是很饿的,几乎没有什么谦让,就自顾自的大快朵颐。和四个大男人一起抢饭吃,我仿佛是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

    酒足饭饱,两个挑夫收拾碗筷,并准备第二天的行囊。我和乔治、吉姆出来散步。

    旁边的帐篷搞联欢,来自不同国籍的陌生人在一起载歌载舞。看来,音乐真的是相同的。

    乔治想起了下午唱歌的约定,径自去了,而且唱了一首非洲的土着歌,载歌载舞,得到许多掌声。我和吉姆坐在旁边,一面喝着威士忌,一面看大伙儿的表演。

    半个小时后,主持人看见了我,就请我站起来,让大家欢迎来自东方的美女。我一看,整个营地也就我一个人有着东方面孔。

    主持人问:“您来自哪儿?”

    我说:“我是中国人。”

    支持人大声说道:“欢迎来自遥远东方的美女为大伙儿唱首歌好不好?”

    地下纷纷鼓掌,甚至有口哨声。看来,大伙儿玩儿的都很开心。

    我不想扫兴,加之也不是羞涩的人,就为大伙儿即兴发挥了李娜的《青藏高原》。当然,我的唱功比较于李娜差得很远,但在那时的热烈气氛下,在乞力马扎罗的雄浑气势感染小,也只有《青藏高原》最能表达出内心的感受--高亢、壮丽。

    其实,作为直达心灵的表现艺术,歌声是最能打动内心的情感。旅途之中,我最喜欢听《橄榄树》。没有比《橄榄树》,更能表达流浪的飘忽、孤独。

    我的节目算是压轴,唱完之后,底下给了热烈的掌声。当然,更多的掌声也是给乔治的。这个家伙在我唱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