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人(np)_285 忘发结婚照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85 忘发结婚照了。 (第1/4页)

    周日,专机落地北京,瞿明克同领导告别后就急匆匆地去了部里,要安排一下明天的工作,尤其是例行记者会。

    韩非准备跟着王权礼学习一阵子,没有跟着一起回来,薛预泽则直接飞向欧洲,说在那边等着他们。宁昭同抱着女儿钻进轿车里,困倦地往沈平莛肩头一趴:“太累了,下星期再回云南。”

    宁瓅精神好,还扒着门四处看风景,沈平莛把孩子抱到另一侧,将她揽进怀里:“辛苦了。”

    “也不算辛苦,”她打了个哈欠,“主要是岁数大了,体能不行。”

    他失笑:“你比我小十几岁。”

    “我不能跟您比——”她悠悠道,慢慢坐起来,“找机会见潜月一面,他说有重要成果,我要去跟一下。”

    “就明天吧,我也去。”

    “刚回国不歇着,你也没几天假期吧。而且他现在都被你排挤出去了,翻不出什么水花。”

    新一届常委里没有孟峡峰,这一点在国内还让有心人掀起了一些风浪,虽然最后没能舞到他跟前来。

    他微微一笑:“总要尘埃落定心里才踏实。”

    她点了点头:“那你要见乔琢明吗?”

    “我认识他,”他道,“都见一见吧。”

    周一,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座无虚席。

    “今天是场硬仗,”丁湘对着镜子,最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朝旁边的助理微微一笑,“要辛苦一下了。”

    助理将检查完毕的文稿递给她,含笑回应:“您出马,不会有问题的。”

    丁湘对这些好口彩没有什么执念,倒也领情,说了句“借你吉言”,而后将笑容调整到最得体的模式,抬头挺胸地走了出去。

    几分钟的过场结束,一片噼里啪啦的快门声里举起了无数只手,丁湘站在主席台上,微微欠身,抬手示意了最近的一位。

    话筒递上,这位白人男记者站起来:“发言人你好,法新社记者。沈主席昨天结束对美国为期一星期的访问,发言人能否介绍访问情况?”

    意料之外的常规问题,丁湘字句清晰地将昨天就公布在外交部网站上的公文再念了一遍,而后说了些深化合作的套话,唯一让人有些在意的就是她字句里对美国的态度并没有外界想象中那么热络。

    “下一位。”

    “你好,彭博社记者。最新一期的《时代杂志》美国版封面,是沈主席和一位中国女孩,中方能否介绍具体情况?”

    竟然问得比想象中温和得多,丁湘笑意略略轻松了几分:“我们注意到您说的情况。您说的女孩名叫‘宁瓅’,是一位生长在中国的女孩,她致力于成为一名气候活动家,她的志向曾获得过沈主席的赞赏。众所周知,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耗量非常惊人,接近中国的两倍。我们非常愿意给宁瓅提供一个机会,让她对世界的碳排放现状有更多的了解。未来属于孩子,世界也属于孩子,我们期待孩子纯净的目光能拨开偏见,替我们开辟合作的道路,给我们带来绿色发展的曙光。”

    谈到柔软的稚子,发言人的语调几乎显出几分动情,而记者们也难得和蔼了一些,接下来几个问题都说不上尖锐。不过大人们的世界总是冰冷凛然的,很快就有记者提问,宁昭同在演讲中提到“有一位沈先生总是想抢夺她的女儿”是什么意思。

    丁湘颔首:“关于你提到的问题,目前我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竟然回避了,记者们一下子都兴奋起来。

    “宁瓅的母亲宁昭同教授曾与沈主席合著《同归于治》一书,有很多传言认为两位私交甚好。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宁瓅随着沈主席出访美国,并不只是因为您先前所说的考量。”

    “宁昭同在普林斯顿的演讲大部分出于《同归于治》一书,沈主席同日下午在普林斯顿的讲话和宁昭同的思路基本一致,我们是否能够认为宁昭同的演讲对中国未来对外方针作了一种提示?”

    “我们是否能够认为,宁瓅的母亲宁昭同以一个非体制内的非党员身份,以非体制的方法对中国的官方意识形态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