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0章、丁玲原是闯王后人 (第4/6页)
关李自成和丁玲关系的学术书稿:“丁丁出差归来途中,经过湖南常德临澧县,正值中午时分,突然接到一位临澧朋友的电话,听说我正在临澧的路上,一定要邀请丁丁吃午饭,说过门不入不是好朋友,盛情难却,再加上肚子确实饿了,于是调整车头,来到朋友指定的酒店,刚下车,朋友已在酒店门口等待,而且旁边还有几位多年未见的朋友。朋友相见,自然高兴,忘记了开车不能喝酒的规定,几杯酒下肚,头脑有些晕沉,但兴致很高,和朋友天南地北的侃了起来,越侃越兴奋,由于在朋友面前,丁丁是公认的文人,而且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朋友自然聊我感兴趣的话题。这时,一位朋友问我知不知道丁玲是李自成的后裔?丁丁一惊,从来没有听说过丁玲是李自成的后代,但知道丁玲就是常德临澧人,而且知道原来并不姓丁,而是姓蒋,叫蒋伟,字冰之。 但无论如何也与李自成也联系不上来呀,况且李自成是陕西人。我当时以为是朋友的八卦消息,但看到朋友一本正经的样子,兴趣起来了,忙问有什幺依据? 朋友一五一十道来,让丁丁不得不相信:丁玲确实是李自成的后裔。 “在临澧,有一个地方一直很有名,即使在现在,也有不少人知道,那就是蒋家大屋,或蒋家大院,在解放前,那是一家大富豪,传说家中金银无数,财宝无数,而且自清初就发达至解放前。听朋友说,蒋家发达在明末清初,据说当年李自成兵败北京城后,逃亡到湖北、湖南一代,郭沐若认为,李自成被杀于湖北九宫山一代,但事实是,被杀的只不过是李自成的替身,真正的李自成带领身边将领和儿子逃到了湖南,逃到了湖南临澧,由于临澧被山环绕,外人也很少进来,清兵很难知道。他们躲在一家姓蒋的家里,至于为什幺他们选择蒋家,朋友没有说明白,丁丁认为,这蒋家可能也是李自成的部下,至少是一位革命者。蒋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李自成的儿子,从此,李自成带领的一些将领就在临澧一带活动,为了不让清兵发现,李自成的儿子和姓蒋的女儿生下孩子后,没有姓李,而是姓蒋,而李自成一般人却躲进了石门的夹山,做了和尚,称为奉天和尚。这夹山丁丁在几年前去过,看到了墓碑,确实是奉天和尚,而且在一个山洞里看到了一张床,确实雕着龙,从墓碑上写的年代可以推测,时间正是李自成兵败北京城后的日期;一个和尚敢自称奉天,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解释只有一个原因,此人非平凡和尚,只能是天子级的人物;从睡的床雕着龙的情况来看,也只有皇帝能够用。从传说的年代也正好是明末清初,从当时的历史情况来看,应是李自成无疑,所以,在常德的石门夹山,一直认为是李自成的最终归宿。而且,临澧和石门相临,石门也是山区,其雪峰山还是湖南最高峰,这一带与贵州、重庆、四川一带相距不远,是中国中部和西部的结合处,而且高山环绕,人迹罕至,退可守,进可攻,适合从事革命和隐蔽。 “我们再来说蒋家,自从李自成的儿子和其女儿结婚后,蒋家是一夜暴富,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豪,兴旺了三百年,直到解放,在三反五反的时候,蒋家自然成为专治对象,当地政府拆了蒋家大屋,从其家中搜出了大量的文物,据专家考证,都是明朝皇宫的东西,而临澧在历史上并没有人是皇宫之人,这些文物从何而来,答案只有一个,那确实是李自成兵败时从北京带来的。 “其实对于蒋姓,丁丁当时说了自己的观点,也许当时这里根本就没有蒋姓一家,而是李自成的部下担负起照顾和保护李家后代的需要而改名蒋性,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自称逃难至此也不是没有可能,况且当时这一代人烟稀少,又是山区,不会引起人的注意。再说蒋与剪谐音,含有不忘记前辈遗志之意思。 “最有说服力的是,丁玲原姓蒋,确实是蒋家大屋走出来的革命作家,这是肯定的,而且,在1918年才14岁的丁玲,在日本侵略中国之际,来到桃源求学,次年来到长沙探寻革命真理,1922年,才18岁的丁玲只身来到上海,投奔陈独秀、李达所办的学校,在瞿秋白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救国的道路。 直到现在,虽然蒋家大屋已不存在,但只要提起蒋家大屋,在临澧不知道的人很少,对于蒋家大屋的财富,人们到现在都不知道有多少,只知道当年搜出的那些文物确实来自明朝的皇宫,最主要的是,临澧人都知道在蒋家大院走出了一位美丽的小姐,多年之后,才知道这位小姐已改名换姓为丁玲,而且是名满天下的中国着名作家。 “也许是天意,也许是遗传了李自成的革命基因,丁玲在三百年之后,为了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