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时代之1993_第937章,好运气,坏运气(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37章,好运气,坏运气(求订阅!) (第3/4页)



    张宣细细浏览一番,指着戈壁的照片说:“最喜欢这张,她背后的戈壁碎石杂乱无章,很符合她的气质。”

    杜玉说:“喜欢这张,那这张就送你了。”

    张宣错愕:“不是都送给我吗?”

    杜玉眼疾手快地抽回另两张:“你想得倒美,这是她给我的,不是给你的,我匀给你一张已经是忍痛割爱了。”

    张宣头晕,伸手到她跟前:“那让我再看几眼。”

    杜玉双手放在背后,退后一步说:“老同学,不是我小气,感情失败的我如今已经悟出一个道理:有些东西越少越宝贵,我要是一次性给你3张,希捷的照片在那里可能就不会那么值价了。这就是所谓的物以稀为贵。

    而且你的女人已经够多了,你应该改改你这贪多的毛病。”

    张宣无言以对,只能目送她转身回楼上。

    一分钟后,张宣看会照片上的腹黑姑娘,随后收起照片,回家。

    小跑回宿舍,杜玉把照片放到衣柜里面,然后找出信纸开始给希捷回信:

    希捷,见信好!

    今天他来找我了,我看得出他是特意为你来的...

    ...我们聊了很多琐事....我还给他看了你的照片...我知道,你寄照片给我,其实就是寄给他看的吧,你表妹这理解能力是不是满分?

    ...我特意观察了下,他看到你的照片时,眼里有光,这种光是很多女生想要获得的,唉...

    ....

    希捷,我能帮你做的都做了,看你自己造化...”

    ....

    端午节转瞬即到。

    这几天,张宣白天一般都在看书看报写作,晚上嘛,自然是搂着双伶为中国未来的人口添砖增瓦。

    这几天,老天像被捅破了一样,每天都是瓢泼大雨,每天的焦点新闻只有一个:某地降水量多少多少,某地又发生了洪灾,某地救援情况如何...

    看着电视报纸里的新闻,阮秀琴眼里充满了担忧,几乎每天都要打个电话问老家那边的情况。

    对于这些,张宣心里有数,现在才是毛毛雨,真正的大洪得从6月中旬开始...

    李梅和裘雅来了电话,粤省、湘省等大老板也打来了电话...甚至更远的老板们也来了电话,中心议题就一个:援助。

    面对这个情况,张宣比较头疼,捐款他不会吝啬,钱他有的是,不在乎那点,可有时候这么大的事并不是你想如何就如何?很多东西都存在弯弯绕绕,分寸显得特别重要。

    思虑了许久,张宣先给在体制内的舅舅阮得志打电话。

    听完外甥的烦恼,经验丰富的阮得志给了一方向:以物质为主,金钱为辅。

    阮得志不知道这外甥具体身价多少,但他明白,凡事有个度。

    老舅的想法跟自己不谋而合,张宣于是又拨通了陶歌的电话,前几次没通,后面通了。

    张宣问:“我到机场了,你人在哪?”

    陶歌说:“姐刚下机。”

    接到陶歌,张宣让赵蕾去后面的车,他一边开车,一边说了这事,最后问:“你怎么看?”

    陶歌抱胸看着他说:“就知道你会问我这问题,来的路上,姐有一个想法。”

    张宣侧瞄一眼她:“什么法子?你说。”

    陶歌说:““人世间”不是正挂在各地的新华书店销售吗,你把“人世间”的版税捐出来,一来这书的稿税前后加起来有3000多万,不算少;

    二来可以推广“人世间”,进一步打响这书的知名度;

    三来也契合你作家的身份,你是作家,捐稿费的名头比直接捐钱好听,更显文人的大义。”

    张宣很是赞同这法子,顺着往下说:“我还打算以公司的名义捐一批物资,具体的事物交给裘雅去做。”

    说完,张宣望向陶歌。

    陶歌懂他的意思,“你去做吧,姐会注意这批物资的流向。”

    听到这话,张宣不再提,而是话起了家常,“家里的米和粽叶都准备好了,我老妈带着双伶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