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时代之1993_第863章,载入史册,共襄盛举!(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3章,载入史册,共襄盛举!(求订阅!) (第2/5页)

r>    老陈夹一粒花生米放嘴里,慢慢咀嚼,咽下去过了好久才苦涩地吁口气:

    “我这辈子都难咯。”

    听到这真心实意的一句自我评价,邹平没安慰。两人虽然是相交挚友,但想要写出这样的作品,老陈这辈子真的恐怕难了。

    老陈自发端起酒杯,再次同邹平碰了碰,缓沉说:“不虚此行,为人间盛世喝完这杯。”

    邹平懂老陈意思,知其惺惺相惜、知其在高度赞扬“人世间”的水平,没做声,仰头一口闷。

    ...

    陶歌打电话来了。

    接起电话,张宣第一句话就问:“都过去这般久了,你怎么还没离开京城去新加坡?”

    陶歌高兴地说:“姐开心,就把行程暂缓了。”

    接着她又补充一句:“你放心好了,东南亚那边姐时时刻刻有关注,目前问题不大,形势都在照着预期发展。”

    对于东南亚的局势,张宣倒真不担心。

    要是事情出现一点纰漏,估摸着这姐们比自己还急,那时候根本不用催促,她自己就麻利去了。

    只是这样子下去,欣欣那女同志就忒惨了点,得在沪市等白头。

    陶歌没功夫琢磨他在想什么,又道:“就在刚才,结果出来了。”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张宣有点懵,“什么结果出来了?”

    陶歌吐出四个字:“征订数据。”

    张宣紧着问:“你是说新华书店的征订数据?”

    陶歌说:“对,新华书店地第一次征订数据现在就在我手上。”

    张宣急忙问:“多少?”

    陶歌笑道:“从来没见你这么急眼过,是不是害怕数据不好?”

    张宣说:“那是自然的,这书我花了多少心血,你难道还不清楚么?”

    听到这话,陶歌不再卖关子,低头看着数据,念叨:“612317册。”

    张宣吓了一跳,不敢置信地惊呼:“没搞错?这么多?61万册?突破60万了?”

    陶歌甩甩头发,揶揄:“用王屋二山写出来的书,这点多吗?”

    张宣回击:“是吧?你现在想想应该挺有成就感吧?

    61万册啊,这可是镶了金,你赚大了。”

    陶歌翘起二郎腿:“公共财产,又不属于姐一个人的,有什么赚大了的。”

    张宣:“……”

    陶歌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问:“你知道洪社长看到这征订数据是什么表情吗?”

    张宣问:“什么表情?”

    陶歌说:“像喝醉了酒一样,脸上都是红晕。”

    张宣乐呵呵地道:“怎么办?听到你这话,我现在人都有点飘了。”

    陶歌说:“其实61万册征订出乎大家意料,却也情理中。

    从“风声”到“潜伏”,再到“哈利波特”、“发条女孩”和“冰与火之歌”,你早已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是世人,凡是沾上你小说的相关机构,都跟着发了横财。

    所以你新书的征订数据能够水涨船高,能达到令人惊艳的61万册也就不难接受了。

    更何况...”

    话到这,陶歌喝口水继续说:“更何况这些年你在国外扬名立万,却在国内已经有2年没发布新书了,国内很多视你为偶像的年青人都在憋着一股气,都在等着这一刻,有这么一波大爆发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张宣咧嘴笑:“哎哟!你再夸,你再夸我就不是有点飘了,而是飘天上去了。”

    陶歌优雅地换个坐姿,“人民文学之前保留的第一次征订数据是你的“潜伏”创造的,38万册。

    时隔两年,你又缔造了新的记录,而且几乎翻倍了,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姐允许你飘一会儿。”

    不等回话,陶歌继续道:“按照惯例,我们召开了新书征订会议,来自各省市的新华书店负责人齐聚一堂,给他们看了文章开篇。

    结果反响很热烈,不等我们动员,他们就纷纷报了征订字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