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这事儿,我同意了?  (第2/2页)
面来得让人惊叹啊。    苏云不知道的是,书科秀才看童生天资如何,也跟看刚出笼的大馒头似的,谁身上冒的“蒸汽”比较足……    只不过苏云吸收了那枚巫士铭文,也学会了如何打理自己体内的墨韵,同样收敛得很好。    “坐吧。”    刘承见王自然没有过多的溢美之词,仅仅就是两个字,打发苏云了,颜面有些过不去,以为是苏云的出身不够高,便道“笔髯翁有所不知,这苏云可是了得,师承深厚,从小就跟着小孤岭上的隐世高人研习书道,这才能一举成名,斩获如此佳绩。”    笔髯翁笑了笑,说道“这位隐世高人,老朽倒是心生倾慕,不知道苏案首能否引荐引荐?”    苏云坐在笔髯翁对面,眼睛扫到要“吃人”的夏侯策,很淡定地说道“家师云游四海,经常不在山间,就连我,都许久未见了,笔髯翁若是有兴趣,不妨去找找。”    刘承点了点头,这个回答他很满意。    “许久未见,不能吧?”    “怎么?”苏云反问。    笔髯翁淡淡一笑,没有继续说下去。    刘承心思玲珑,怕苏云露馅,赶紧切入正题。“今日文会,主要也就是交流交流今年县考试题,大家畅所欲言。”    陆九言坐在苏云边上,他万万没想到,这个之前还什么都不是的寒门子弟,一下子就成了十县案首,书科双甲,如今昆县的大名人,一口闷酒下肚。    之后闲聊的,大抵也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儒学知识,都是几个极为懂事的老儒生来拍刘承马屁,无话找话的问答。    “县尊大人真是学识渊博,这道题困扰我多日,今日承蒙县尊大人解惑,茅塞顿开,学生拜谢。”    刘承酒过三巡,在众人马屁声中,也是有些轻飘飘了。    “呵呵,本官出题之时,也担心此题太难,怕你们答非所问,之后圈阅的时候确实发现了这个情况,还是学艺未精啊。”    “县尊大人教训的是。学生定当铭记于心。”    “诶,笔髯翁,您有何高见?”    王自然笑了笑,看到苏云一语不发的样子,说道“方才见县尊大人与诸生讨教今岁考题,老朽也听得津津有味。对了,苏案首,不妨你也和县尊大人讲一讲,你今岁书科的解题思路,可否?”    夏侯策放下酒杯,看了眼苏云,不易察觉地微微摇头。    苏云看着王自然那副神色,心说这师徒二人到底搞什么名堂,老搞我做甚,今天不是来办正事的么,怎么搞得我像是北蛮那个巫士似的。    “本官见过苏案首的卷子。‘蚕无二设,燕不双飞’,啧啧,这字迹清秀,笔法精妙,不得不说,十县案首,实至名归啊!”    王自然轻轻点头道“此卷确实妙不可言。据说下月的《说文新解》上,会刊载此卷。”    “什么?!”    “笔髯翁,你是说那……那《说文新解》上会刊载苏云的试卷?”    众人皆惊,这个消息无疑是爆炸的。    十县案首,或许每年都有。    书科双甲,虽然极为罕见,但大宁国一年出个个书道天才,也是有的。    但是——考卷直接被刊载到大宁国销量最好的书道刊物上,这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刊物上,都是哪些人的佳作——翰林院老翰林们呕心沥血的精品、各地书道世家高人妙手偶得的佳作,这才使得《说文新解》的含金量大大提高,没想到居然刊载苏云的考卷,这就让人匪夷所思了。    “所以老朽想听听苏小友有何说法?”    苏云面色凝重地说道“刊载我的考卷?”    “不错。”    “这事儿,我同意了?”    稿费怎么算?    版权算天院的,还是算老子的?    这么大的事,居然没人问自己同不同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