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水仙死在二月(昔) (第1/4页)
六、水仙死在二月(昔)
起初,谁也没能预料到,灾难会以这种方式降临。 更遑论,在所设想过的无数次未来中,纵使穷尽想象,也从未预见会有如此光景。 冬末的风,挟着久病难愈的倦怠,刮过窗纱,卷起一股迟滞的、怎么也焐不暖的寒意。 窗台上的水仙开败了,疏疏几根花茎托着萎黄的花,伶仃地耷拉着,无人理会,并非疏于照料,不过是花期已至尾声,一年终止,生命本该如此。 屋里静得疹人,空调管道水流的呜咽,墙上挂钟秒针的咔哒,自那个被反复咀嚼、意义混沌的日期起,便成了她寂寥躺卧、翻开书页又阖上、握起手机又放下之际,喋喋不休揭示内心的旁白。 她坐在书桌前,对着荧屏闪烁,英语老师的嘴在无声地开合,像一尾离水的鱼。耳机里只有嗡鸣的杂音,隔绝了外界,也隔绝了意义。 暖橘色厚毛衣裹着她,空调暖风烘得脸蛋微酡。饮下虚假的微醺,寒意却如跗骨之蛆,自骨髓深处丝丝缕缕钻出。 手机搁在摊开的作业本旁,屏幕亮着,停在几天前回复人的最后一条消息上:“让你爸做点别的饭吃。” 下方,是一个猫咪表情包:【我知道了】。 发信人昵称是【mama】。 发送时间:【2月18日 晚上21:23】。 之后,再无音讯。 起初,人们总能为沉默找到理由:前线忙碌,信息不畅。 后来,电话那头只余忙音,空洞如无底深渊的回响。 再后来…只剩下等待,像冰冷的、带有倒刺的藤蔓,日夜缠绕勒紧喉咙的等待。 父亲联系过母亲单位,电话那头的声音总是低沉,像蒙着厚厚的灰尘,只说:“情况复杂,正在全力了解,家属保重”。 于是,父亲更沉默了。 一开始,她追问,父亲的眼神便仓皇躲闪。 电话铃一响,父亲立刻闪身遁入阳台,归来时,脸上的灰败便深重一分。 索性,她也不再追问,不再触碰那蛰伏的痛楚。等待成了唯一的现实,日子蜕变成一种缓慢的凌迟,每一日都像被无限抻长的、积满尘灰的世纪。 门铃,便是在那时猝然响起…… 那声音尖利、突兀,如同一柄锈蚀的钝刀,猛地划开凝滞的空气,格格不入地刺入这方被等待蛀空的沉静。 卧室里,耳机线被扯落,她看向虚掩的门外。 父亲本该在区里的防疫物资调度组轮值,但连日的公务缠身,加之守候那部哑默电话、等待荆北音讯,人已熬得形销骨立。今晨,是赵局长强令,他才拖着灌铅般的双腿归来,胡子拉碴,眼窝深陷,整个人似被抽干了精魂,只剩一副被焦灼与恐惧蚀空的皮囊。 铃声炸响的瞬间。 心脏猛地撞向肋骨,发出沉闷的钝响。 枯坐的身躯如弓般绷紧,只能看见宽阔的后背,肩胛骨在薄毛衣下尖锐地凸起。她看见,父亲极其缓慢地自椅上站起,动作间带着一种刻意为之的平稳,每一步沉重得如拖着千斤镣铐,脊背却挺得笔直,比平时更笔直。 她赤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像一抹幽魂滑到卧室门边,背脊紧贴冰冷坚硬的门框,没有一丝声响。 她不敢看向客厅,目光却无法移开。 门开了...... 门外站着四人。 口罩,厚羽绒服,神情肃穆如铁,没有一丝活气。 一股混合着消毒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