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顾槐 (第1/3页)
顾槐
顾乔死了。 我爸,五十岁不到,没有征兆地病倒了,医生说住院后不到48小时,就走了。 我疑心是老天故意作弄,让我在放寒假的前一天收到他的死讯。 那天晚修,班主任突然把我叫到办公室,她是那种挺喜欢我的老师,和我说话时总带点调笑的轻快。 可那天她却有些小心翼翼的,我立即察觉出反常来。她没多说话,只把手机递给我:“你大伯。” 电话里大伯的声音很低,我耳朵又不太灵,一开始有些没听清,重又把耳朵往听筒凑了凑,这才听懂。我脑袋有些发蒙,只嗯了一声,说:“知道了。” 班主任大概是慈母心切,轻轻抚了抚我的肩膀,柔声问我要不要提前回去。 我摇摇头,说“没事的。” 第二天中午我照常收拾书包,折了奖状和成绩单走出校门。这次期末我考的很好,还拿了个进步奖。 本来以为,他会挺高兴的。 校门口人来人往,大伯站在路边等我,一脸紧张。他的脸和我爸很像,但他比我爸胖些。我爸瘦,骨节分明,看上去比实际年纪要老些。 大伯跟我其实也不算亲,但他挺照顾我的。他和我爸一样长年在外,春节才回来。我知道,我爸以前没挣到钱的时候,是大伯在接济我俩。 他看见我走出来,赶紧接过我的行李,平时健谈的他这时候倒也小心起来,没说什么。 我们就那样安安静静地上了车,一路往老家开去。 …… 出殡要等头七,这是我们这边的讲究。 我本来就是要回这个家的,却没想到时机这样巧。 是栋乡下的自建房,说好听点,也算半个别墅,按照我们那的惯例,亲兄弟的房子得连在一起,做对称,隔壁就是我大伯的屋子。 我家这半边是爸爸赚了钱之后才重新修的,每次从学校放假回来,我会在这小住几天。尽管大多数时候我们碰不上面,但总的来说也算和谐。屋子里还住着养了七年的大狗,是我十岁生日时苦苦哀求来的,从云南搬回浙江老家,一直带着它。 我上高中了,他又长年在外地,没办法,只好花了钱拜托别人照看,寄养的人很热情地应承了,可是每次接狗回来,它都饿得很瘦。现在爸爸死了,我申请了走读,虽然要起得早点,但至少能照看好它。 清晨又只有我一个人守着,我实在不知道做些什么,也不太想玩手机,干脆抱着狗发呆。 待到天色稍微亮些,三姑六婆便轮番上门,白天人来人往,晚上则聚在堂前打麻将,说是守灵,实际像聚会。 泡面一桶接一桶地泡,桌子上放了瓜子、烟、白酒,偶尔有人哭两声,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哄笑和方言夹杂的八卦。麻将的碰撞声和人声杂糅在一起,熏的我有些晕乎乎。 我捡了个板凳到通风口坐着,望着天上的月亮发呆,始终没什么实感。 我好像不太难过,只是茫然。 小时候爷爷去世的时候,家里也是这幅光景,不过那时老屋将将开始重修,只有个水泥框架。挂着爷爷遗像的那面墙装点了黑纱和百花,顶端孤零零地悬挂着一盏白炽灯,晃晃悠悠,勉强充当唯一的光源。现在是大不同,堂屋宽敞明亮,通顶的水晶吊灯明晃晃地吊着,暖黄色的灯光,让悲伤显得不真实。 村里的亲戚几乎来了个遍,其实我大多叫不出名字,也搞不懂辈分,只能礼貌地一一点头。她们中也有热心的长辈,手把手地交我怎么打理丧事,我配合着做些简单的事情,木然地点头,脑子里全然空白。 我妈和我弟迟迟没有出现,倒让我松了口气,多年没见,我不知道该怎么跟她们相处。 丧事第三天一早,大伯来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