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我和我的偶像同天上了热搜(GB/四爱)_早餐没有鸡蛋了,都被狐狸趁夜给偷走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早餐没有鸡蛋了,都被狐狸趁夜给偷走了 (第3/3页)

贝壳耳环,亮晶晶的,在阳光下微微晃动。

    她兴奋地冲母亲展示:“伏老师!你快看我今天戴的,是思思上个月去海边玩给我带的!超好看的!”

    伏苓低头一看,果然是一对质地轻盈、纹理柔润的小贝壳耳环,形状略似微型的扇贝,一侧还点缀了小小的珍珠,显然是海滨小店的手工款。

    “耳朵疼不疼?听你爸爸说你刚打了耳洞没多久。”伏苓微微皱了下眉,有些担心女儿的耳朵。

    萱萱摇头像电风扇:“早就不痛了!思思给我买的耳钉是999银的,养耳朵。”

    伏苓笑了笑,心下记住等出了湿地自己再去给女儿买对金子的耳钉,金比银更适合养耳朵:“萱萱戴着这个小贝壳耳钉,真的挺漂亮的。”她笑着夸赞了一句,顺势朝一旁的徐兮衡看去,“徐博士,这算是海水贝类吧?”

    徐兮衡正在安装今日使用的红外相机,闻声抬头瞥了一眼耳环,点点头:

    “是,扇贝类,典型的海水贝类壳体。”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顺着女儿的“耳环展示”开始对镜头做起了正经科普:

    “贝类,广义上属于软体动物门的双壳纲,我们通常见到的蚌、蚬、蛤蜊、扇贝等都属于这一类。它们分布广泛,但从栖息水体的盐度差异上,可以大致分为海水贝类与淡水贝类。”

    “海水贝类主要生活在咸水环境中,比如扇贝、海螺、砗磲,它们壳体普遍更厚重、色彩更丰富、肌rou发达,适应潮汐、盐分变化以及掠食者的捕食行为。”

    “而淡水贝类,比如河蚌、蚬等,适应的是低盐度、流速较缓的环境,它们大多颜色朴素、行动缓慢,但在水体过滤、营养循环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伏苓一边听一边点头,随即像是代替观众提问似的笑着问:

    “那它们为什么不能互换栖息地?比如海贝放到淡水里,或者反过来?”

    徐兮衡轻轻抿了下嘴角,回答得依旧温声不急:

    “主要原因是渗透压调节能力的差异。贝类作为水生软体动物,它们的体液与外部水体之间存在渗透压交换。海水贝类习惯于高盐环境,如果放进淡水中,它们会因为水分大量渗入体内而‘胀死’;而淡水贝类如果被置于高盐环境,则会因脱水迅速死亡。”

    “这也是为什么两种贝类在生理结构上逐渐产生了分化,适应各自生态位。”

    “不过,它们也有共同点——”他顿了顿,看了看镜头,“都属于滤食性生物。通过吸水、过滤,摄取浮游生物、有机颗粒,清洁水体。这也意味着,它们会在体内富集污染物,比如重金属、细菌、甚至是微塑料。”

    伏苓闻言微微挑眉,转头问了一句:“那听你这么说,岂不是……我们最好不要吃太多贝类?它们如果吸收了很多杂质,那体内应该也挺脏的?”

    她语气温和,带着点日常生活常识的提问,正好贴合大众视角。

    徐兮衡轻轻一笑,语调仍然平稳:“确实有这个风险。尤其是来自污染水体的贝类,体内会富集重金属和细菌。但在监管严格、清洁水域中养殖的贝类,通过净养和清洗处理,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不过就算能吃,也建议大家适量摄入,特别是对孕妇、儿童、肝肾功能不好的人群。”

    萱萱在一旁听得一知半解,忍不住嘟囔一句:“那我耳朵上戴的到底能不能吃?”

    伏苓失笑,低头刮了她一下鼻尖:“你倒是敢。”

    三人一边走,一边笑着继续深入这片原始得几乎没有人类痕迹的区域。镜头安静地跟拍着,捕捉下了那个蹦跳着的小姑娘、语调温柔的母亲,以及蹲下认真讲解生态原理的父亲——虽然大家并不知道三人真正的关系,但那画面在观众眼里看来,像极了一家人漫步野外、顺口科普的日常。

    【弹幕刷屏上线】

    【这组我永远嗑不腻!!】

    【好像一家三口来参加“爸妈去哪儿”】

    【小姑娘问“耳朵上的能不能吃”的时候我真的笑疯了哈哈哈哈哈】

    【伏苓那句“你倒是敢”太宠了吧!我能不能也变成她女儿】

    【徐博士真的太会了,能把耳环带出一整套贝类讲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