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隐秘欲望 (第1/2页)
十年后。 窗外,母鸡时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啼鸣,而树影随风轻轻摇曳,为这景致增添了几抹宁静与怀旧的色彩。 瓦房,这座满载回忆的建筑,尽管已破旧衰败,但房内的摆设仍保留着玖染菲离开时的样子。 旧箱子、老柜子、传统的桌椅,每一件物件都似乎在倾诉着过去的故事。 青砖瓦房,是玖染菲遥远的快要忘记的记忆。 如果她此刻能够回到这个曾经的小家,或许会有一种时光穿越的错觉。 墙上的挂历虽已泛黄陈旧,却依然挂在那里。 老式的收音机安然置于原处,好像随时都能重现那些熟悉的场景。 她昔日最爱的那件衣服,挂在门后随风轻轻摆动,低语着往昔的温馨与美好。 池朔音,这个在瓦房中出生、长大的孩子,从小便失去了母亲的陪伴。 在缺失母爱环境中成长的男孩,内心深处其实对母爱有着无尽的渴望。 这种渴望,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目睹了父亲对母亲那份深沉而执着的爱。 父亲实在太爱母亲了。 自他记事起,父亲便时常沉浸在对母亲的回忆中,那些片段如同破碎的镜片,拼凑出一个既清晰又模糊的母亲形象。 池朔音对玖染菲的情感是复杂的。 他爱她,因为她是他的母亲,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他也恨她,恨她为何狠心离开,让他们父子俩承受如此多的痛苦和折磨。 但,在这爱与恨的交织中,更多的是对母亲深深的渴望和思念。 他常常在梦中幻想,幻想母亲突然出现在家门口,微笑着向他走来,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 可每当醒来,面对空荡荡的房间和父亲那无尽的幻想,他只能默默地流泪,将那份对母爱的渴望深埋心底。 池朔音从小就是一个独立的孩子,他早早地学会了洗衣做饭、读书写字,甚至独自入睡。 但他的内心深处,却总是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孤单,这种孤单并不是爷爷奶奶的悉心照顾所能填补的。 每当邻里乡亲路过他们家,投来异样的目光时,池朔音都会感到脸上火辣辣的,仿佛周围人都在对他们家指指点点,嘲笑不已。 随着年岁的增长,池朔音的性格逐渐变得阴郁而沉默。 他不再是那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而是变得寡言少语,仿佛将所有的心事都埋藏在心底。 墙角那辆早已生锈的三轮童车,是池朔音童年时期唯一的慰藉。 他小时候常常骑着这辆童车,在院子里追逐着天空中的鸟儿,仰望着飘落的黄叶,享受着那一刻的自由与快乐。 如今,这辆童车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成为了过去的回忆。 那些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玩耍之地,也已长满了青苔,见证着岁月的无情与变迁。 这些年,父亲曾经为母亲栽种的小树,已经茁壮成长,枝叶茂盛。 尽管正值酷暑,但池朔音对这棵树的记忆却横跨四季,见证了时光的流逝。 大雁成群掠过天际时,父亲总是独自站在落雪的庭院,固执地守候着那个永不会归来的女人。 小时候的池朔音曾经问过爷爷:“爷爷,妈当年为什么会离开?她真的从未想过回来吗?” 爷爷当时沉默了一会儿,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但随即被温柔所取代。 “朔音,有些事情,大人们也很难说清楚。你mama有她自己的选择,我们尊重她的决定。但她是否想过回来,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们从未放弃过希望。” 池朔音低下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他声音哽咽地说:“可是,爷爷,我……我一直都很想mama。每当看到别人有mama陪,我就觉得自己好像被全世界抛弃了。” 爷爷走上前,轻轻拍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