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十一、科举 (第2/2页)
的几个掌事的在最前面,后面是一排一排的举子,都快要到殿外去了。 繁文缛节的仪式走了一遍,接下来就是新科进士们挨个上前来让我认脸。 状元是一女子,名叫辛涟,二十六岁,炎州布衣出身。我先前便读了她的策论,点子新奇,落笔于微末之处,是个心有民生、可堪大用的人才。且她家世清白,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世家勾连,我自然是无比喜爱,便立即辟入翰林院。 我正想着方才状元娘子所书策论是否可行。礼部的小官拿着卷轴念着:“榜眼崔微,羽都人士……” 我回过神来时,只看到那年轻男子穿一身靛青色的素衣,已是拜在我身前。 我起了些莫名其妙的兴趣,打断了那礼官的话,问道:“多大年纪了?” “回陛下,臣年十九。”这榜眼仍拜在地上,倒是不怯。 我玩味地笑道:“姓崔?抬起头来,朕看看。” 他抬起头来,定定地看着我。 真是漂亮。 那是一双本该潋滟不可方物的桃花眼,却又似蓄了一窟冰。嘴唇生得薄,唇角天生就是向下的。这本是清苦的唇相,可在他脸上却成清贵疏离的样子,该是与那艳得过分的一双眼调和得浑然天成,多一分就要艳俗放荡,少一分则太过于戚戚悲苦了。 我心道:这脸蛋,当真是赏心悦目啊。 我默默地欣赏了良久,方道:“你家中是何人做主?” 他语气不卑不亢:“回陛下,草民之父乃是工部侍郎崔蹇。” 哦,崔家旁支。 “那你母亲呢?” “母亲王氏,主持家中事务,未曾入仕。” “那倒很是传统啊。”我手上转着珠子,“可有婚配?” 他低下头来,恭敬道:“回陛下,未曾。” “嗯。”我很满意,笑着说,“那就先入翰林院吧。” 他拜在地上,道:“谢陛下恩典。” 之后的事情便乏善可陈。我一直在太和殿里端坐到晌午。结束时,我站起来的时候清楚地听到了自己腰部的骨骼响了一下,心想昨夜做得太过,下次大朝会前一夜定不能与郭儒衡胡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